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做好新征程经济工作■◆■◆■★,必须统筹好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用好我国巨大经济体量■■■★◆、超大规模市场、强大产业配套和大量勤劳智慧高素质劳动者及企业家人才等方面优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重要文章《经济工作必须统筹好几对重要关系》中■■★◆◆★,明确提出“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的规律性认识,要求“坚持以质取胜和发挥规模效应相统一,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丰富应用场景,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和领先技术,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要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特别是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发展的任务还很繁重,必须保持量的合理增长,即合理的经济增速◆★。更进一步说,总量规模本身对提高质量就有独特价值★◆◆。习深刻指出:■■■★★“我国拥有巨大的经济体量、市场容量和产业配套能力◆◆◆★★,是提升质量■■★■★◆、做优做强的有利条件。”近年来,我国高铁★◆、核电、移动通信、平台经济■★◆、人工智能、无人机、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培育出众多世界一流企业和先进技术■◆★◆■■,正是把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牵引与丰富的应用场景◆◆■★、完备的产业体系、多元化的商业组织模式结合起来,借助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结出的硕果。
经济发展是“质变”与■◆◆■★■“量变★■★★”相统一的过程,量变为质变提供基础◆◆★■★,质变为量变提供方向。高质量发展有“质”和“量”两方面内涵◆■★◆,必须深刻把握★★“质”和“量★◆”的辩证关系★★◆,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创造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奇迹。在高速增长阶段,为尽快解决◆★“量”的矛盾◆★,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提升经济质量引领和扩大经济总量,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取得历史性成就。从总量上看◆■,10多年间我国经济总量实现从50多万亿元到130多万亿元的历史性跃升★◆◆■◆,2020年以来先后迈上100万亿元◆■、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新台阶◆■。从质量上看◆★■■,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创新指数全球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到2024年的第11位,是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